廣達-陽明交大聯合 AI 研究中心代表廣達研究院與文化內容策進院(文策院)合作設立「科技創新獎」,此獎項由廣達研究院為文策院選拔之藝術團隊提供專業諮詢及技術資源,協助得獎團隊開發提案作品。雙方也將與林茲電子藝術中心合作,將獲選團隊作品帶到林茲電子藝術節展演,透過廣達-陽明交大聯合 AI 研究中心的技術,讓臺灣的科技藝術作品可以在國際舞台展演,表現臺灣的文化創意與科技實力,期盼深化文化內容與科技產業的連結,也開拓臺灣文化科技內容的國際市場性。
科技創新獎透過廣達研究院院長張嘉淵與陽明交大終身講座教授林一平所規劃設立的「廣達-陽明交大聯合 AI 研究中心」作為獎項執行單位,並邀請本身是藝術家亦是資工博士,跨領域背景,亦是陽明交大跨域學程兼任的羅禾淋副教授擔任研究中心的藝術總監,協助「廣達-陽明交大聯合 AI 研究中心」與文策院後續的合作推動,讓科技導入藝術創作,使「廣達-陽明交大聯合 AI 研究中心」的技術透過藝術創作接軌國際。「廣達-陽明交大聯合 AI 研究中心」也將透過文策院與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合作,使「廣達-陽明交大聯合 AI 研究中心」之科技藝術創作可以在國際的舞台上展演。
「廣達-陽明交大聯合 AI 研究中心」過去即有投入文化科技作品開發的經驗,由羅禾淋副教授主持的創作《機械之心》(Machine Heart),目前規劃於林茲電子藝術中心展演。《機械之心》以「IoTtalk」智慧物聯網應用開發平台和廣達的 5G 技術為核心,運用包含物聯網、5G 技術、AI 影像辨識、手部動態捕捉系統、心電圖量測儀等技術,與西田社布袋戲合作,實現虛實共演,也透過科技與數據保存傳統偶戲。作品更測量舞者心跳數據,透過投影視覺化,即時影響機械手臂的運行動作,為作品賦予層次更豐富的沈浸式互動形式,此創作也結合多位陽明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的師生共同創作,如許峻誠教授、陳一平教授的參與,使其創作有著豐富的技術含量與文化底蘊。
未來「廣達-陽明交大聯合 AI 研究中心」將持續與文策院合作,提供產業、學界最前端的技術,並以此為基礎點與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深入合作,讓台灣的科技實力與藝術創意,可以長期的於國際的舞台呈現,「廣達-陽明交大聯合 AI 研究中心」也將持續串聯陽明交大的電機學院、資訊學院、人文社會學院,讓陽明交大的學術能量,與廣達研究院的一起,透過文策院與國際的舞台,有技與文化的深度交流和碰撞,激發新的可能性,近一步拓展文化內容產業的疆界。